交通拥堵根源是否在于城市化
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之根源是什么?城市化与城市规划,谁该为交通拥堵负责?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人将此问题的根源归于中国的快速城市化,但中国交通拥堵的根源真的在于此吗?
正方:城市化要负主要责任。城市化是产业、人口、物流、资金流在空间上的一种集聚,其结果是城市的数量扩张与规模扩张。我国现阶段城市化最显着的特征是人口快速增长,机动车保有量高速度增长和高强度使用,城市不堪重负。以北京为例,过去10年间,人口数量以每年近40万人的增量往上跳动,现今已达1972万人。人多了,车自然多。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470万辆,平均日增车辆2000辆左右,高峰日达4000多辆的加速趋势频现,首都自然成了“首堵”。
反方:交通拥堵主要还是因为城市规划设计不合理,中国大多数城市倾向于摊大饼式的向外扩张,这种单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不利于交通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北京为例,市中心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于一身,大量的车流和人流穿梭于市中心与周边的“睡城”之间,老城旧格局与快速机动化的矛盾日渐突出。此外,城市功能区的规划设计与城市交通体系的设计各自为政,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城市交通与城市功能不能完美配合。
中间方:这是一个博弈的话题。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的城市的发展,也隐含着城市发展中必然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但是,规划是动态的,它不可能预测到一切问题,不可能使城市按人们理想的那样平衡发展。任何一个规划案子,可以说,都是为了使规划的区域得到发展,获得经济的收益。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我们的城市处于一个所谓的稳定状态,不发展,排斥城市化的话,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必然会被他国超越,最后远远地落下。不能简单地将交通拥挤的责任归咎于城市规划或者城市化,需用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
正方:城市规划的人为性决定了它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解决城市发展中遇到的一切问题,它始终是滞后于城市发展的。很多经验证明了,往往超前的规划会导致更多的城市问题,而以微循环进行的渐进式规划可能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任何寄希望于城市规划本身的想法都是不太实际的,规划能做的也只是有选择地解决问题,通过此问题解决彼问题。
反方:城市规划占主要责任。首先,政府决策者的眼光不一定足够长远到能够理解好的规划成果,因此,设计成果的质量需要下降到决策者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程度,一些好的规划和交通的理念便没有机会展现。更不幸的是,只为个人利益着想的开发商对于规划方案和政府都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使一些为公共利益考量的规划策略更无缘面世。其次,能够使规划决策更加有效的方法——公众参与在我国还远不成熟,包括公众的知识水平和政府的推进力度。再次,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本就是不可持续的发展类型,是以牺牲某些方面来换取眼前的经济发展的,城市规划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促进近期的经济发展,规划成果不可避免的有可能忽视了长期的城市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