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面积小应以实用性安全性为本
保障房面积小应以实用性安全性为本 “保障房保障的是基本居住需求,由于建设资金有限,所以设计的重心应从追求美观转为重视实用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从设计源头上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产业发展处处长刘美霞表示。 由于受面积限制较大,怎样让一个家庭既能住得进,又能分得开?此次保障性住房设计竞赛有多个参赛方案提出了“可变空间”的概念。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报送的“公共租赁住房整体解决方案”,充分考虑了随入住家庭生命周期变化的套内空间可改造性,以及未来两个小套型合并为一套的可能性,为高层公租房的长寿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内蒙古维都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报送的“潜伏”设计方案,预先设计了老龄化社会到来时保障性住房的可改造性。 专家认为,这些“可持续”设计思路体现了目前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的战略性与长远性。 早在2005年,建设部就提出做好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认为,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巨大,应是践行“四节一环保”的主力军。 专家指出,保障房的“四节一环保”主要体现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小区规划调节小区微气候;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和中水系统节约水源;采用小面宽大进深的套型设计以便节地;规划设计充分结合地形、地势及采光、通风等自然条件以节约能源;利用太阳能系统、外墙屋顶保温系统、生活水泵变频技术等降低能耗等等。一系列实用性强的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也使节材成为可能。 北京多维龙业装饰 www.dw66.net |